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三卷中提出,推动高质量发展,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,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。当前,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,世界经济复苏潜能仍未完全释放,中美双方的博弈进入下半场,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处于加速转型和重构的关键时期,这对于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。
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全球经济呈明显下行趋势,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,2020年全球经济有可能萎缩3%。面对这一复杂局面,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,“要坚持用**、辩证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趋势,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、于变局中开新局”“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。
立足国内大循环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党中央积*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战略之举,对于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
这是顺应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态势的战略安排。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变局,一是“逆全球化”思潮迭起,导致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下降。二是疫情造成国际贸易投资骤降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国际物流、资金、服务和人员往来受限,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,跨境投资和国际贸易明显放缓。三是经济处于下行区间,全球性经济衰退阴云笼罩。如此情势之下,我们唯有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、落实“六稳”“六保”任务的基本路径。同时,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述,还要“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,稳定产业链供应链,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。”
这是依从全球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。一方面,从国际看,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。世界各国都处在全球生产网络中,一国很难生产出满足本国居民需求的全部产品,而一国生产的产品也不可能与本国民众的需要完全匹配,产业链全球配置是市场资源配置的自然选择过程,是全球经济发展规律使然。另一方面,从国内看,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,“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,只会越开越大”。“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,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”,这要求我国经济在立足国内大循环的同时,必然要努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。
这是促进国家经济安全与经济效率向平衡的必要之举。**先,我国握有内需主动权。我国拥有全球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,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和正处于新型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、信息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巨大投资需求,又有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的突出优势,在中国经济这片大海中内需发挥着巨大的积*作用。
其次,我国拥有稳固的经济压舱石。连续多年来,中国经济增长的**要拉动力是消费,疫情之下互联网新兴消费更获得蓬勃发展,消费是保障经济安全的压舱石。再次,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,一国经济只有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、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,才能尽可能的提升效率。我国立足国内大循环谋篇国内国际双循环,有力推动国内国际两大循环优势互补、相互促进,有利于分散风险,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保驾护航。
因此,工业清洗行业同仁应该认清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,主动适应并尽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,为世界工业化大生产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--摘自《中国工业清洗协会会刊》